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消化道早期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道早期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挂靠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合作单位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宣武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复兴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丰台教学医院、石景山教学医院、潞河教学医院、密云教学医院、大兴教学医院、平谷教学医院、良乡教学医院和怀柔教学医院。

主要专家包括:

张澍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秘书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会长。

丁惠国: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消化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肝病专业副主任;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肝病学会消化病分会肝胆学组委员。

郝建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执行常委、副总干事、北京医学会消化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委员会常委。

徐有青: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委员会常委、中西医结合超声内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消化内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消化学会常委、北京市肝病学会常委、北京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国际超声内镜学会委员。

李巍: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道早癌协作组秘书、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副总干事。

中心主要针对病种治疗研究成果及现状:

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思想,把握消化病学发展趋势,瞄准消化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临床诊疗科学前沿,遵循疾病发展基本规律,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整合基础和临床资源,自主创新,努力促进研究成果到临床服务的转化。建立高水平的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及早期癌临床诊疗平台,加强各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依托国家中心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带动成员单位早癌诊疗技术的发展,提升诊治水平,加强临床研究,推进新技术研究、创新及转化,为我国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诊治贡献力量。

在张澍田教授带领下,中心充分利用挂靠单位现有消化疾病临床诊疗优势和基础,着眼于消化道早癌临床诊疗与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突破了包括内镜碘染、铥激光技术以及透明帽法结合圈套法等的多种消化道内镜创新诊治技术,结果显示碘染较常规内镜早期食管癌检出率提高6.4%,西甲硅油较传统润滑剂胃癌前病变检出率平均提高12%;(2)研发了包括内窥镜端帽、多维智能成像胆胰管镜系统等的多种国产新型内镜,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1项国自然重大项目资助;(3)建立了国内首个消化道早癌注册登记平台,建立了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风险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内镜早癌筛查人群的精准度,并发现了FRZB、EFEMP1、KRT23等消化道早癌标志物,获批专利数项;(4)揭示了包括FAM175B、ASPN、DLL1等关键基因在消化道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中心围绕消化道早癌全链条诊治,推动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诊疗新技术,包括:(1)超声内镜及DSA下食管胃吻合口闭锁穿刺成形术,提高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闭锁的患者生存质量;(2)The Acquire EUS-FNB穿刺技术,提高消化系统早癌筛查取样质量和准确性;(3)SONOZOID超声造影,改进的超声造影技术,提高准确性和效果;(4)拉曼光谱胃癌早筛设备研发,使用拉曼光谱检测胃粘膜,识别早期胃癌,提高筛查精度;(5)细胞内镜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的应用,通过细胞内镜检测消化道黏膜,早期识别肿瘤;以及高敏免疫定量便潜血检查等其他新技术。

借助AI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心积极研发先进的早癌筛查技术,并取得以下成果:(1)3D4K内窥镜系统:4K超高清分辨率可以让医生的视野更加清晰,细微的血管、细小的神经、筋膜的层次尽收眼底,更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神经在术中不受伤害,减少流血量。同时3D成像可以使医生观察具有纵深感,提升手术操作精准性,减少误操作可能。兼具4K和3D的内窥镜,可从多个角度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总体上减少病人治疗开支,减少患者平均治疗费用。(2)消化道病变人工智能(AI)辅助识别系统:该系列成果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消化内镜,并结合动态大数据资源,充分利用工作室优势,完成人工智能网络构架的搭建、训练、调整,实现人工智能实时辅助诊断系统与内镜系统的整合,实现人工智能实时辅助诊断系统对不同病变的实时识别预警和内镜质控的预警功能。研究通过对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算法优化,提高运算速度,消除视频拖尾现象,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根据数据库的不断扩大和使用数据的反馈,本成果将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和更新,不断提高识别准确率。

中心开展了消化系癌前疾病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及早诊、早治等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科研,在消化系疑难病及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中心近5年发表论文共计374篇,核心期刊185篇,SCI收录199篇,承担国家级课题32项,省部级课题22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APE1的氧化还原功能通过激活NF-κB/DLL1/NOTCH信号转导轴诱导食管腺癌发生》,通讯作者:张澍田教授,发表于胃肠病学顶刊《GUT》,IF=31.793。该研究将氧化还原平衡(APE1)、炎症(NF-κB)及胚胎发育(NOTCH)巧妙地联系起来,创新整合为一条食管腺癌特有的促癌信号通路。提示开发针对NOTCH或APE1的氧化还原功能的新型靶向药物可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2)《评估外泌体miRNA用于结肠癌早期诊断》,通讯作者:张澍田教授,发表于细胞学领域顶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25.841。该研究全球首次报道早期结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的miRNA图谱。开发了可高效识别早期结肠癌的外泌体液体活检方案。证明了外泌体miRNA适合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对其他肿瘤筛查具有启发意义。入选ESI高引论文TOP1%,获得ISEV学会奖励。相关工作受到国际权威指南Mass Spect Rev引用。

中心远期研究目标:

以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预警、预防、早期精准诊治的全链条研究为指导,继续开展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及早癌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及早诊、早治,深入开展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及早癌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

围绕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及早癌这一症候群,巩固多学科临床技术资源整合平台,组织多科室及学科诊疗模式,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和水平。主持临床技术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制定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指南,加强临床专项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疾病信息库和样本库,提升临床技术研究的业绩,扩大临床技术合作与交流,推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开发、应用和推广。

按照“小核心、大网络、系统化集成”的方式,整体构建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充分引领癌前病变及早癌绿色转诊。加强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发展全面的高级人才,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被国内外指南所采纳的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及早癌内镜/腔镜诊治规范及病理诊断技术规范,依托国家中心,推进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培养医教研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增强团队创新能力,优化结构布局、开拓发展前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及人才培养。

附:中心活动照片

1.消化系统疾病内镜手术操作演示: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进行高水平的内镜操作演示与培训,展现中心水平,培训相关医生。


2.“手把手”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大讲堂

目前已举办三十期,为学员进行消化系统疾病前沿相关讲座,根据学员不同操作基础,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采用四级内镜培训体系(模拟机模拟-离体模型模拟-实验动物模拟-临床实践手把手教学),进行相关内镜操作培训。